close

  中新社鷹潭11月26日電 (楊喆)“道教如何應對劇烈變動著而且災難深重的現代世界?道教如何參與對世界災難的拯救?我認為,關鍵是進一步改革,更大更深地開放。”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在鷹潭表示。
  第三屆國際道教論壇25、26日在江西鷹潭舉行,27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代表參與。多位與會代表就道教未來的方向展開討論。許嘉璐在作主旨發言時做出上述表示。
  許嘉璐將改革方向概括為三個擬人化的“對話”:一是“古今對話”,即更深入地研究和大力弘揚老莊原著的精義,以今天的視野和各領域的知識詮釋其原理;二是“教科對話”,既不能丟棄大德高道對社會和自然觀察、冥思所得出的實踐經驗,也不能對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視而不見;三是“中外對話”,應高度關註各國相關領域的動向、與國外同行對話,甚至進入他國社會、文化和宗教生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日本道教協會理事長早島妙聽在發言中強調了傳承道家思想的重要性。他在為論壇提交的論文《開闢道家新時代的道家生存法》中指出,在環境問題不斷顯現的當下,人類的生存方式應該回歸於“道”,傳承道家的思想和智慧。這種生存方式並不意味著人類只是放慢破壞環境的速度,而是人類下決心回歸到無為自然,與道和諧共生。
  世界宗教與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彭馬田也表示,道教為人類提供了一個理解自身在自然界所處位置的全新方式。在這個物種大量消失、氣候逐漸變暖、森林遭到砍伐、污染時刻威脅自然的時期,道教的智慧十分值得人類傳承與學習。
  長期研究道教文化的臺灣臺中技術學院教授蕭登福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海內外對《道德經》的研究與翻譯已經有了比較多的成果,但是對於其他道家經典還是少有耳聞,這還需要教界、學界人士共同積極開展工作,推動道教未來的發展。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主持張金濤在發言中建議道教界人士積極開展各種慈善活動,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宗教之所以能夠存在和發展,其根本在於民眾的認可和參與。沒有民眾的參與,宗教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因此,我們必須回報民眾,利益眾生。”(完)  (原標題:國際道教論壇關註道教未來:要傳承,也要改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s27gsrcv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